■服務項目 ■法律文章 ■案件委託 ■會員管理 ■心靈饗宴 ■詩詞賞析 ■回到首頁
專欄文章
 
 
強制執行實務
不動產訴訟
互助會停看聽
公平交易法
公同共有
公寓大廈
公寓大廈裁判選輯
夫妻婚姻
卡奴債 務清理
本票訴訟
本票債權教室
民事程序實務
民事訴訟法教室
民法- 車禍賠償
仲介
刑事官司
刑事官司案例- 妨害家庭罪
刑事訴訟法教室
刑事訴訟實務
各式契約範本
地上權
如何打民事官司
行政訴訟
車禍處理
車禍處理須知
使用票據法則
房地糾紛
房地產裁判選輯
房地產訴訟實務
承攬
抵押權訴訟
拆屋還地訴訟
法拍看招
法律名詞
金錢債務實務
附隨義務
保證必看
挑戰民事官司
看報紙學法律
借名登記
租賃訴訟
租賃須知
討債訴狀
停車位
停車位裁判選輯
假扣押假處分
區分所有人會議
國家賠償
婚姻官司看招
清償借款訴訟
清償繼承債務
票據權益
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
勞工退休金問題
勞資爭議訴訟
給付工程款訴訟
給付委任報酬
給付保險金訴訟
給付票款訴訟
訴狀範例
買賣訴訟
債務人異議之訴
債權債務
塗銷預告登記
損害賠償訴訟
賃務人異議之訴
撤銷仲裁判斷
認識刑事訴訟
確認通行權
談抵押權
遷讓房屋訴訟
親子身分訴訟
遺產繼承訴訟
優先承買權
繼承實務

 
 
如何向主管機關申請發給公寓大廈報備證明?  
內政部於85.11.22台(85)內營字第八五八二一○四號函,有公布「公寓大廈管理組織申請報備處理原則」,作為公寓大廈依法成立管理委員會後,向主管機關申請報備證明的依據。玆恭錄如後。

公寓大廈管理組織申請報備處理原則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廿二日內政部台內營字第八五八二○一四號

一、本原則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十條規定訂定之。
二、適用範圍: (一)依建築法第十一條所稱一宗基地及其建築物為範圍所成立之公寓大廈管理組織。 (二)1.依山坡地開發建築管理辦法規定申請開發許可建築之基地、建築物及其共同使用與管理之設施為範圍所成立之社區管理組織。  2.同一宗基地有數幢各自獨立使用之公寓大廈,符合下列規定者,得分別成立管理委員會或選任管理負責人,並向當地主管機關申請報備: (1)各幢公寓大廈公共基金分別獨立運用。(各自設立專戶及帳冊) (2)共用部分分別劃分管理維護範圍及管理維護費用分擔方式明確。
三、申請應備文件: (一)申請書表,格式如附件一、附件一之一(編號:P10、P11)。 (二)訂定規約時之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名冊及出席區分所有權人名冊,格式如附件二(編號:P20)。 (三)訂定規約時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會議紀錄,格式如附件三、附件三之一(編號:P30、P31)。 (四)規約。 (五)公寓大廈或社區區分所有標的基本資料,格式如附件四(編號:P40)。
四、申請程序: 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或管理負責人檢齊第三點規定應備文件報請直轄市、縣(市)政府備查。直轄市、縣(市)政府得授權由鄉(鎮、市、區)公所受理。
五、行政配合: (一)申請案件經查文件齊全者,由受理報備機關發給同意報備書,格式如附件五、附件五之一(編號:P50、51)。由鄉(鎮、市、區)公所受理報備者,應於每年一月十五日前及七月十日前逐件報請直轄市縣(市)政府備查,同時副知該轄警察局(分局)。 (二)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將第一款公寓大廈管理組織報備資料建檔,每半年彙整受理件數、管理組織名稱及其代表人資料,層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格式如附件六(編號:P60)。 (三)政府集中興建之國民住宅社區,由國民住宅主管機關執行管理與維護工作,除另有規定外,不適用本處理原則辦理申請報備。
 附件一(編號:P10)

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管理負責人)申請報備書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文號  字   號
申   請   事   項 1. 本公寓大廈經依規定成立管理組織及訂定規約,謹檢附有關文件,請准予報備。 2. 本申請案僅係申請主管機關依公寓大廈管理組織申請報備處理原則規定同意發給報備證明,申請人如有偽造文書、侵害他人權利等情事,由申請人依法負其責任。        此致     縣(市)政府(  鄉(鎮市區)公所)             申  請 人:               (簽章)             公寓大廈名稱:
※ 批     示   ※ 核     稿   ※ 承 辦 人   ※ 受理結果 o 資料不全予以駁回 o 符合規定准予以備查 備查字號: ※ 發文字號   ※收文字號  
附件一之一(編號:P11)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管理負責人)申請書檢查

項目 申報資料文件內容記載欄 ※
(一)申請人資料 公寓大廈名稱   局分所有權人總收     人 □齊全 □不齊全
主任委員或 管理負責人   身份證 字 號   簽章  
住   址   電話,傳真  
(二) 檢附文件 1. 區分所有標的基本資料表。 □已附 □未附
2. 建築物使用執照(影本)或建築物合法證明文件。 □已附 □未附
3. 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名冊;(總數為 人) 。 □已附 □未附
4. 區分所有權人會議紀錄(成立管理組織之決議) 。 □已附 □未附
5. 規約內容。 □已附 □未附
(三)規約訂定情形 6. 出席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人數及所有權比例符合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 三十一條規定。 出席人數為( 人);出席人數比例為( 分之 )。 □比例符合 □比例不符
7. 出席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同意人數、所有權人比例符合公寓大廈管理 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 同意人數( 人);同意人數比例( 分之 )。 □比例符合 □比例不符
附記:有※記號之各欄位申請人請勿填寫。
                 檢查承辦人:           (簽章)

未登錄會員或未加入會員,僅能看部份內容,請至會員管理
 
注意:內文是依據當時法律所得之見解,法條的引用,可能因法條異動而不同。另一方面內文不得當成任何解說或其他解釋,若網友一定要引用該內文時,請務必在事前向專業律師做求證工作。
 
 
謝心味法律服務網
地 址:台北市和平東路1段55巷1弄4號19F
電 話:(02)3393-1269 傳真:(02)3393-1291 手機付費電話諮詢
e-mail:lin04751@ms63.hinet.net 資料提供:謝心味律師 網站設計: 永然法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