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
|
|
文天祥《過零丁洋》:「辛勤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酹江月》(上闋):「乾坤能大,算蛟龍,原不是池中物。風雨牢騷無著處,那更寒蟲四壁。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山如此,方來還有英傑。」
文天祥《酹江月》(下闋):「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鏡裡朱顏都變盡,只有 |
|
 |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
|
|
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
汴州。」
|
|
 |
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時
|
|
王士禎《題聊齋誌異》:「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時。」 |
|
 |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
|
丘逢甲《離台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
意黯然。」
|
|
 |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
|
|
白鶴《小松》:「自小剌頭深草裡,而今始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
高。」
|
|
 |
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
許渾《咸陽城東樓》:「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
|
 |
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
|
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夢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溫庭筠《夢江南》:「。搖曳碧雲斜。」
|
|
 |
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
|
趙嘏《江樓感舊》:「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
|
 |
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
|
|
曹鄴《官倉鼠》:「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健兒無糧百姓飢,誰遣朝朝入君口?」 |
|
 |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
|
羅隱《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鸚鵡》:「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
羅隱《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皮日休《橡嫗嘆》(節錄):「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贓。農時作私債,農畢歸官倉。」
|
|
 |
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
|
|
韋莊《應天長》(上闕):「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
韋莊《荷葉杯》(下闕):「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
韋莊《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山邊月,沒人知。」
|
|
 |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
|
聶夷中《咏田家》:「二月賣新絲,五月 新穀。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筳,只照逃亡屋。」
|
|
 |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
|
章碣《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
|
 |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
|
章碣《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
|
 |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
|
趙恆《勵學篇》:「富家不用買良田,書臨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隨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
|
 |
舉世盡從愁裡老,惟人肯向死前閑
|
|
杜荀鶴《秋宿臨江驛》:「南去北來二三年,年去年來兩鬢斑。舉世盡從愁裡老,惟人肯向死前閑?漁舟火影寒歸浦,驛路鈴聲夜過山。身事未成歸未得,聽猿鞭馬入長安。」 |
|
 |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
|
秦韜玉《貧女》:「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
|
 |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
|
張泌《寄人》:「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欄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
|
 |
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
|
氏《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
折枝。」
無名氏《雜詩》:「舊山雖在不關心,且向長安過暮春。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後屬何人。」
無名氏《雜詩》:「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
|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干。」
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
風。」
李煜《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