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
|
陶淵明《移居》二之一:「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玆役。弊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
|
 |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
|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
|
 |
願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
|
曹丕《雜誌》:「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輾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鬱鬱多悲思,綿綿思故鄉。願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
|
 |
鴟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蒼蠅間白黑,讒巧反親疏。
|
|
曹植《贈白馬王彪》(節錄):「玄黃猶能進,我思鬱以紓。鬱紓將何念?親愛在離居。本圖相與偕,中更不克俱。鴟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蒼蠅間白黑,讒巧反親疏。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 |
|
 |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
|
曹植《贈白馬王彪》(節錄):「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陳。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殷勤。憂思成疾疢,無乃兒女仁。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 |
|
 |
生時不識父,死後知我誰!孤魂遊窮暮,飄飄安所依?
|
|
孔融《雜詩》二首之二:「遠送新行客,歲暮乃來歸。入門望愛子,妻妾向人悲。聞子不可見,日已潛先輝。『孤墳在西北,常念君來遲。』褰裳上墟丘,但見蒿與薇。白骨歸黃泉,肌體乘塵灰。生時不識父,死後知我誰!孤魂遊窮暮,飄飄安所依?人生圖嗣息,爾死我念追。俛仰內傷心,不學淚沾衣。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稀。」 |
|
 |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
|
《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驅車上東門,遙望北郭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浩浩陰陽穢,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
|
 |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
陶淵明《飲酒》二十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
|
 |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
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頤之福,可得永年。」 |
|
 |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
|
陶淵明《雜詩》十二之一:「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
|
 |
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
|
鮑照《擬行路難》十八之四:「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跺躞午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 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
|
 |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
|
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山遠,終知返路長。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引領見京室,宮雉正相望。金波麗鴃鵲,玉繩低建章。驅車鼎門外,思見昭丘陽。馳暉不可接,何況隔兩鄉?風雲有鳥路,江漢限無梁。常恐鷹隼擊,時菊委嚴霜。寄言罻羅者,寥廓已高翔。」 |
|
 |
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
|
何遜《臨行與故遊夜別》:「歷稔共追隨,一旦辭群匹。復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相悲各罷酒,何時同促膝。」 |
|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
|
王籍《入若取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岫,陽景遂回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
|
 |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
|
李世民《贈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
|
 |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
|
|
傅玄《雜詩》:「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攝衣步前庭,仰視南雁翔。玄景隨形運,流
響歸空房。清風何票搖,微月出西方。繁星依青天,列宿自成行。蟬鳴高樹
間,野鳥號東廂。纖雲時彷彿,渥露沾我裳。良時無停景,北斗忽低昂。常
恐寒節至,凝氣結為霜。落葉隨風摧,一絕如流光。」 |
|
 |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
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
 |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
|
項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大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
 |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
|
屈原《漁父》(節錄):「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
|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
|
屈原《卜居》(節錄):「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事。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