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出師表 諸葛亮
|
|
前出師表 諸葛亮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宏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詳內容) |
|
 |
後出師表 諸葛亮
|
|
後出師表 諸葛亮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詳內容) |
|
 |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柳宗元
|
|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柳宗元
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家無餘儲。僕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引而更以賀也。道遠言略,猶未能究知其狀,若果蕩焉泯焉而悉無有,乃吾所以尤賀者也。
足下勤奉養,樂朝夕,惟恬安無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煬赫烈之虞,以震駭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給,吾是以始而駭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虛倚伏,去來之不可常。或將大有為也,乃始厄困震悸,於是有水夕之孽,有..(詳內容) |
|
 |
醉翁亭記 歐陽修
|
|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詳內容) |
|
 |
五代史宦者傳論 歐陽修
|
|
五代史宦者傳論 歐陽修
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於女禍。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蓋其用事者近而習,其為心也專且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觀之,待其已信,然後懼以禍福而把持之。雖有忠臣
、碩士列於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不若起居飲食、前後左右之親為可恃也。故前後左右者益親,則忠臣碩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詳內容) |
|
 |
秋聲賦 歐陽修
|
|
秋聲賦 歐陽修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瀟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子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乎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詳內容) |
|
 |
心術 蘇洵
|
|
心術 蘇洵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凡兵,上義;不義,雖利勿動。非一動之為利害,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誰義可以怒士,士以義怒,可與百戰。
凡戰之道,未戰養其財,將戰養其力,既戰養其氣,既勝養其心。謹烽燧,嚴斥堠,使耕者無所顧忌,所以養其財;豐犒而優游之,所以養其力,小勝益急,小挫益厲,所以養其氣;..(詳內容) |
|
 |
六國論 蘇轍
|
|
六國論 蘇轍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之。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衝,而蔽..(詳內容) |
|
 |
上樞密韓太尉書,蘇東坡
|
|
上樞密韓太尉書
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轍生年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詳內容) |
|
 |
岳陽樓記 范仲淹
|
|
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陝,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詳內容) |
|
 |
進學解 韓愈
|
|
進學解 韓愈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錄
,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忠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玆有年矣,先生口不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詳內容) |
|
 |
雜說四 韓愈
|
|
雜說四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軾一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詳內容) |
|